秒速5公分的墜落,探不到底的灰暗。時速5000公里的飛馳,難以靠近的1000分之1公分。仰望同一片天空和雲朵,相似卻遙遠的感覺。乘載思念割破黑夜那只紙飛機,下個瞬間就被吞沒消逝。
最近,友人介紹看新海誠的作品,我想也許對從事美術相關的朋友或許會比較熟悉,新海誠作品裡面的背景的確是讓人屏息,這次找了他的「秒速五公分」三部曲來看。
我並不打算討論,這三部曲技術方面甚至美術方面的東西,畢竟,我是外行人只能看看表皮的門道,因此,就談談這三部曲的內容,這在小虫看來瀰漫著濃厚傷痛的動畫。這是一部不錯的動畫,可以買DVD收藏,畫冊最近也發售了,圖片數量也不算少。動畫內容當然值得多加推敲外,不想動腦的請多動眼睛,看看那對比高色彩豐富的背景畫,就值回票價了。
這三部曲,簡單地用味覺來形容的話,那依序是「甜」、「酸」、「苦」,形容詞的話,那應該是「回憶」、「思念」、「絕望」(很多人一定認為最後這個值得爭議),反覆看了幾次,一直覺的這作品就像是新海述說著自己內心,用說故事的方式,讓其他人物說出自己的故事(情節想必會有些更改),小虫是相互串聯地看待這作品。
第一部「櫻花抄」,大概是最甜美的一部,充滿著不安期待但又讓人雀躍,述說著遠野和明里之間的眷戀,某種程度如此相似又彼此了解,那未曾遞出寫滿想要告訴對方不可的信箋,因為某些緣故終究是沒有傳達給對方,一個吻永遠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和未來。
即使後面,遠野認為「終於了解,我們以後也無法一直在一起。」,這看起來傷感的話語,或許,在那當下遠野只是隱約感覺到,因為他電車即將出發的時刻,他仍希望能和明里有聯繫,希望明里能寫信或者打電話給他,即使對「喜歡」感覺徬徨不安,心中相信是溫暖愉快大於哀傷不安,抱持著希望,那是溫暖甜蜜大於失落哀愁。而那句話,或只是之後回憶時才確切分辨出,那時心中浮現曖昧不明的感覺是什麼。
第二部「太空人」,無法傳達也不能傳達的話,透過澄田描述那屬於青春期的微酸青澀。沒有收信人的簡訊,說不出口的喜歡,獨自穿越黑暗的絕然孤獨,對未來的徬徨,總是看不清面容的人。或許,不少人在人生路途中曾有過類似感覺。
遠野彷彿和周遭隔了層無形牆面般的孤獨,失去焦距的視線,缺少溫度的溫柔,刺痛別人也傷害著自己。身體和嘴巴說著,就做自己現在能做的事情,卻清楚知覺自己的心已早一步朝嚮往卻總看不清的目標奔去,這樣地不協調的知覺曾試想告訴誰,最終只剩從沒有收信人的簡訊。即使最後,他看清少女的面孔是明里,也清楚最能了解他的只有她,但那終究只是無主的思念,因為有些東西在那個下雪的日子後永遠改變了。
第三部「秒速五公分」,片長是最短,但是看了最心痛的也是這部,整段就由那首「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」的曲子撐起,新海想說的東西也充斥在歌詞中,我認為那是絕望的感情,小虫會在稍後提出想法。第三部,可以認為是戀愛或是未來或者兩者兼具為主體,從跳躍式情節和畫面穿插前進,交代了遠野和明里隨著時間、空間的過去和擴張慢慢斷了通訊,即使在意和思念,最後仍是選擇忽略,從此失去連絡,甚至也點出遠野的現況。
失去彈性的心,消失乾淨那真摯情感,1000封簡訊也難縮短心靈的距離,不停尋覓的綿長思念。13歲那下雪的日子,其實遠野失去了些東西,隨著時間拉長,慢慢知覺那些是什麼後,心和四週出現難以測量的距離,笑著、說著、哭著卻是缺乏真實感,想說的、想要的、想做的最後只能放棄,過於敏感的心,終究只能選擇如此試圖保有那殘存的什麼。那首歌道盡了,遠野或是新海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話還有喜歡。
努力試著往前走以為清楚目標卻模糊混亂地難以分邊,那珍惜保存的真摯也不知何時消失殆淨,那些執著、傷痛和思念到底是為了什麼?身處那遙遠孤獨的黑暗中,只能繼續被時間推著前進。未來渾沌也難預測,做自己現在能做的,也不失朝向看清楚未來和目標的途徑,就算失去的回不來也難以痊癒,往前走總有什麼在前方等著,希望總在最深沉絕望中,閃耀著微光。
甚至,明里的近況,或許是遠野自己的幻想,畢竟,他們再也沒見過面,而交代她的情況,不如說假想或祝福對方是幸福、快樂,才能說服自己放棄那些自身也不明白的別離和決定是正確的,只有這樣想才能繼續走下去,才能感到一絲安慰,而那是對那無解思念嚮往的徹底絕望,不是為了救贖,而是一種盼望,因為那也是唯一能做的。愛的形式有很多種,不一定是陪在身邊,伸出雙手,參與其未來就是最好,也沒所謂最好,如真有什麼那或許是包覆於層層語言和行動下的本質。
最近,友人介紹看新海誠的作品,我想也許對從事美術相關的朋友或許會比較熟悉,新海誠作品裡面的背景的確是讓人屏息,這次找了他的「秒速五公分」三部曲來看。
我並不打算討論,這三部曲技術方面甚至美術方面的東西,畢竟,我是外行人只能看看表皮的門道,因此,就談談這三部曲的內容,這在小虫看來瀰漫著濃厚傷痛的動畫。這是一部不錯的動畫,可以買DVD收藏,畫冊最近也發售了,圖片數量也不算少。動畫內容當然值得多加推敲外,不想動腦的請多動眼睛,看看那對比高色彩豐富的背景畫,就值回票價了。
這三部曲,簡單地用味覺來形容的話,那依序是「甜」、「酸」、「苦」,形容詞的話,那應該是「回憶」、「思念」、「絕望」(很多人一定認為最後這個值得爭議),反覆看了幾次,一直覺的這作品就像是新海述說著自己內心,用說故事的方式,讓其他人物說出自己的故事(情節想必會有些更改),小虫是相互串聯地看待這作品。
第一部「櫻花抄」,大概是最甜美的一部,充滿著不安期待但又讓人雀躍,述說著遠野和明里之間的眷戀,某種程度如此相似又彼此了解,那未曾遞出寫滿想要告訴對方不可的信箋,因為某些緣故終究是沒有傳達給對方,一個吻永遠改變彼此之間的關係和未來。
即使後面,遠野認為「終於了解,我們以後也無法一直在一起。」,這看起來傷感的話語,或許,在那當下遠野只是隱約感覺到,因為他電車即將出發的時刻,他仍希望能和明里有聯繫,希望明里能寫信或者打電話給他,即使對「喜歡」感覺徬徨不安,心中相信是溫暖愉快大於哀傷不安,抱持著希望,那是溫暖甜蜜大於失落哀愁。而那句話,或只是之後回憶時才確切分辨出,那時心中浮現曖昧不明的感覺是什麼。
第二部「太空人」,無法傳達也不能傳達的話,透過澄田描述那屬於青春期的微酸青澀。沒有收信人的簡訊,說不出口的喜歡,獨自穿越黑暗的絕然孤獨,對未來的徬徨,總是看不清面容的人。或許,不少人在人生路途中曾有過類似感覺。
遠野彷彿和周遭隔了層無形牆面般的孤獨,失去焦距的視線,缺少溫度的溫柔,刺痛別人也傷害著自己。身體和嘴巴說著,就做自己現在能做的事情,卻清楚知覺自己的心已早一步朝嚮往卻總看不清的目標奔去,這樣地不協調的知覺曾試想告訴誰,最終只剩從沒有收信人的簡訊。即使最後,他看清少女的面孔是明里,也清楚最能了解他的只有她,但那終究只是無主的思念,因為有些東西在那個下雪的日子後永遠改變了。
第三部「秒速五公分」,片長是最短,但是看了最心痛的也是這部,整段就由那首「one more time one more chance」的曲子撐起,新海想說的東西也充斥在歌詞中,我認為那是絕望的感情,小虫會在稍後提出想法。第三部,可以認為是戀愛或是未來或者兩者兼具為主體,從跳躍式情節和畫面穿插前進,交代了遠野和明里隨著時間、空間的過去和擴張慢慢斷了通訊,即使在意和思念,最後仍是選擇忽略,從此失去連絡,甚至也點出遠野的現況。
失去彈性的心,消失乾淨那真摯情感,1000封簡訊也難縮短心靈的距離,不停尋覓的綿長思念。13歲那下雪的日子,其實遠野失去了些東西,隨著時間拉長,慢慢知覺那些是什麼後,心和四週出現難以測量的距離,笑著、說著、哭著卻是缺乏真實感,想說的、想要的、想做的最後只能放棄,過於敏感的心,終究只能選擇如此試圖保有那殘存的什麼。那首歌道盡了,遠野或是新海那些來不及說出口的話還有喜歡。
努力試著往前走以為清楚目標卻模糊混亂地難以分邊,那珍惜保存的真摯也不知何時消失殆淨,那些執著、傷痛和思念到底是為了什麼?身處那遙遠孤獨的黑暗中,只能繼續被時間推著前進。未來渾沌也難預測,做自己現在能做的,也不失朝向看清楚未來和目標的途徑,就算失去的回不來也難以痊癒,往前走總有什麼在前方等著,希望總在最深沉絕望中,閃耀著微光。
甚至,明里的近況,或許是遠野自己的幻想,畢竟,他們再也沒見過面,而交代她的情況,不如說假想或祝福對方是幸福、快樂,才能說服自己放棄那些自身也不明白的別離和決定是正確的,只有這樣想才能繼續走下去,才能感到一絲安慰,而那是對那無解思念嚮往的徹底絕望,不是為了救贖,而是一種盼望,因為那也是唯一能做的。愛的形式有很多種,不一定是陪在身邊,伸出雙手,參與其未來就是最好,也沒所謂最好,如真有什麼那或許是包覆於層層語言和行動下的本質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