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

聽古典音樂 = 比荷包深度 ?!

聽古典音樂和聽流行音樂不一樣,因為古典音樂多了所謂的版本問題。簡單說,Jolin新歌「愛無赦」很可能不會有第二個演唱者版本被接受,因為我們都認為這就是「唯一」,就是這個速度、節奏、詞曲和音色,別的版本有可能被當成「有問題」的詮釋。

但是,古典音樂卻不同,它有的是一份樂譜上面有音符、樂器配置、以及沒有「絕對精確」描述速度和情緒的字句,既沒有指定誰指揮、演出,也沒有指出是確切節拍數據,甚至作者期望表達的感受釋能有不同解釋。也因此,古典音樂常常會有所謂「銘盤」、「名盤」和「地雷盤」的版本稱呼。

在古典音樂的版本通常是指,一個指揮家可能在不同年代、地點、現場、錄音室、健康狀況或不同樂團對同一首曲子有不同詮釋;一個樂團也會因不同指揮家、年代、地點、狀況好不好等對同一首曲子有不一樣的表現;甚至一份錄音也可能因為轉錄或錄音的技術、壓片情況、錄音師心情好不好或老闆不想花大錢等,出現「天堂地獄」般截然不同的音色,既然有這麼多的「變數」存在,當然就有那些聽的「很爽」、「還可以」和「很不爽」的版本出現。看到這裡,小虫想很多人大概已經頭昏了,而我也打的手酸了。

對於一個入門者,或者對某些曲目完全陌生的愛樂者,找到能引起「興趣」動機的CD或LP是滿重要的。有很多前輩會推薦所謂「銘盤」,但是「銘盤」常常跟絕版、高價和難找扯上關係,也代表「小朋友」將要和你道別。買了喜歡不要緊甚至該恭喜你,問題是音樂實在是非常主觀的東西,很可能聽過卻發現跟「銘盤」不對盤,或者更糟的是你對這曲子打從心底就不愛,因為光聽完一次很可能已經不知昏睡多少次。

那怎麼辦?難道要買上很多張「名盤」才能找到「最愛」的版本?光買那些多如過江之鯽的版本,就可能面臨破產危機,還可能錯過其他你會喜愛的曲子。小虫認為這還滿浪費的,欣賞「名盤」固然重要,但是怎樣都比不上找到喜歡的曲子更重要,買了一堆不聽的「名盤」和買一堆高價「杯墊」並沒太大差別。

怎麼挑?到唱片行或者購物網站,找一家你知道的唱片大廠(通常地雷片機率會稍低),找到你認識或者感興趣的作曲家(通常代表曾聽過也喜歡他的作品),挑一張你想聽的曲目(不想聽的買回家只會卡灰塵),價格低廉、封面喜歡的或者正在促銷的就可以帶回家欣賞(買錯或不喜歡都不會太虧欠可憐的荷包),當您覺得很喜歡這曲子且不能滿足只聽這版本後,再去詢問購買所謂的「名盤」,這會在「嘗試錯誤」的鈔票消耗戦中,有效減少深具「罪惡感」的經濟活動。

「買到不一定賺到,但買錯絕對心痛。」,這是小虫從小到大購買數百片各類型音樂卡帶、CD和DVD和鈔票不斷出走的「切身之痛」經驗,在這邊和大家分享,請大家務必愛惜健康和乾癟錢包。

沒有留言: